聚焦生命学科前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加强学术交流,生命学院4月30日组织开展“生科青年说”第5期,邀请博士研究生王平平对新冠肺炎疫苗靶点与中和抗体研究进行了学术分享。
分享会中,王平平从新冠病毒感染后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响应过程入手讲解,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单细胞免疫组测序(scTCR-seq和scBCR-seq),深度免疫组库测序(Deep TCR-seq和BCR-seq)和HLA基因分型检测(HLA genotyping)快速高效筛选新冠肺炎疫苗靶点与中和抗体的思路和方法。
其中,scTCR-seq或scBCR-seq的特点在于能够获得单个细胞完整的TCR或BCR序列及对应细胞的表达谱信息,但是一次实验只能捕获5×103-1×104个细胞,难以覆盖血液TCR或BCR的多样性。对于Deep TCR-seq或Deep BCR-seq技术,一次实验可以获得107个TCR β链或BCR重链测序片段,可覆盖105-106个TCR或BCR克隆型,但缺少了TCR α链或BCR轻链的序列信息和对应细胞的表达信息。因此,通过结合单细胞免疫组测序技术的高精度和深度免疫组库测序技术的高覆盖度,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精准地识别新冠病毒抗原特异性TCR或BCR,助力新冠肺炎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研发。
基于多组学数据的新冠肺炎疫苗靶点与中和抗体的研究,需要采集、处理、保存新冠肺炎患者血液样本,利用生物技术提取和分选T细胞和B细胞,利用生物测序技术获得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免疫组和深度免疫组等多组学大数据,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筛选技术解析淋巴细胞的免疫学特征助力新冠肺炎疫苗和抗体的研发,最后应用到临床医学对新冠肺炎进行预防和治疗。通过王平平的介绍,同学们对基于组学大数据的新冠疫苗靶点与中和抗体筛选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生命、医学、信息、数学、免疫等学科交叉的理解。(学生会·学习部 王照清)